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>善举>>李强慈善基金会168万元再助力莘村中学

李强慈善基金会168万元再助力莘村中学

2025-10-31 27
字体:[ ]

秋阳洒满杏坛,掌声激荡校园。10月29日上午,顺德莘村中学(下称“莘村中学”)校园内处处洋溢着热烈氛围——第40届“郑美奖教奖学金”暨第26届教育基金颁奖典礼,在全校师生的期待与热情中顺利举行。


AR8A4216.jpg

全校师生夹道欢迎李伟强先生。


AR8A4823.jpg

第40届“郑美奖教奖学金”暨第26届教育基金颁奖典礼现场。

 

当“李强慈善基金会”168万元、莘村中学教育基金会50万元,合计218万元奖教奖学款项被郑重宣布时,台下师生的目光里,既有对荣誉的向往,更有对学校四十年奖教奖学传统的敬意。这不仅是一笔奖励,更是一场跨越四十年的教育约定,见证着社会力量与学校同心共育,推动师生在实干中绽放芳华。

稿定设计-1.jpg

“152万元”“162万元”“187万元”……一走进莘村中学大门,一个个格外醒目的奖教奖学金数字映入眼帘。从1986年“郑美奖教奖学金”设立,到2000年莘村中学教育基金开始颁奖,以“李强慈善基金会”和莘村中学教育基金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,已成为学校发展的“稳定后盾”。


自“郑美奖教奖学金”设立以来,四十年间,这样的捐赠从未中断——从最初支撑教师深耕课堂、鼓励学子勤勉向学,到如今成为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的“助推器”,奖教奖学的意义早已超越“物质奖励”本身。


AR8A5008.jpg

李永扬向学校代表递赠168万元奖学金支票。


AR8A5042.jpg

梁庆裕向学校代表递赠50万元奖学金支票。

 

“‘郑美奖教奖学金’与教育基金不仅是对优秀师生的实际奖励,更是一种精神的鼓舞和激励,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爱与支持。”莘村中学党总支书记温汝剖表示,未来学校将以奖教奖学四十周年为契机,进一步完善育人机制:一方面,持续优化教师培养体系,助力教师在专业道路上深耕精进,淬炼新时代“四有”卓越教师队伍;另一方面,深化特色办学内涵,擦亮国防教育、体艺特色品牌,为学子搭建更广阔的成长舞台;同时,赓续乡贤精神,引领师生心怀感恩、回馈社会,让奖教奖学的爱心纽带永续绵延。

 

AR8A5057.jpg

学校代表向梁庆裕回赠纪念品。


AR8A5028.jpg

学校代表向李永扬回赠纪念品。


“218万元的奖励,是压力也是动力。”获得“卓越教师”称号的化学老师杨艳云表示,这份荣誉让她更坚定“深耕课堂”的决心;“奖学金不仅是物质上的奖励,更是一份精神的滋养”作为受奖学生代表上台发言的高一学生鄢钰檬动情表示,将永远铭记李伟强先生对家乡教育,对莘中学子的深情厚望,努力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;而另外一位获奖的高一学生曾晨灵也说:“这不仅是一笔钱,更是学校对我们‘拼搏’的认可,接下来我会带着这份鼓励继续努力。”

稿定设计-2.jpg

颁奖盛典上,一连串荣誉的宣读和展示引人注目:“广东省2024年度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”“顺德区2025年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”“北滘镇2025年初中教学质量优秀奖”……这些荣誉并非偶然,而是莘村中学(含莘村初级中学)以“立德树人”为核心,深耕“创新+精细”办学理念的必然结果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51029172127_1602_37.jpg

莘村初级中学校长梁伟潮先生宣读高考、中考奖励方案。


2025年的中高考成绩,成为这一理念的最佳注脚。中考层面,学校稳居顺德区同类公办学校前列,364名学子被公办高中录取,53.6%的录取率不仅是数字的突破,更是“五育融合”育人模式的成功——在保障学业质量的同时,学校通过国防教育、艺体活动等,让学生实现“全面发展”。

 

高考战场上,全校共418人参加高考,其中371人过本科线,延续了学校“高质量升学”的优势;而国防班的表现更令人瞩目:47名参考学生中37人达高优线,曾凡顺同学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,实现学校“国防最高学府录取零的突破”,李荣涛同学考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,让“莘中深蓝梦”有了新延续。

 

艺体特色的“爆发”,则展现了学校“多元育人”的智慧。今年美术类66名考生中,36人被重点院校录取;音乐类45名考生全部达本科线,25人斩获重本资格。


第40届“郑美奖教奖学金”暨第26届教育基金颁奖现场。

 

“教育兴则北滘兴,人才强则湾区强!”北滘镇党委副书记王家伦在致辞中表示,北滘镇党委、政府始终将莘村中学视作教育根基与瑰宝,始终把贯通培养作为育才留才的核心战略,未来更将倾尽所能,凝聚社会力量护航学校长远发展。

 

同时,他也强调,今年是北滘打造湾区一流教育强镇的关键攻坚年,未来将重点推进两大教育提升行动:一是深化集团化办学,以优质校为核心组建教育联盟,实现骨干教师跨校流动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,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北滘和莘村学子;二是完善贯通培养机制,联合高校力量构建小初高贯通的课程体系与评价标准,打造服务北滘乃至顺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。


从1986年首届“郑美奖教奖学金”颁发,到如今第40届盛典,莘村中学的奖教奖学传统,早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。它不仅是对“过去一年实干者”的肯定,更是对“未来教育方向”的指引——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,如何让教师“愿教、善教”,让学生“愿学、乐学”,成为学校思考的核心。


微信图片_20251029173311_1603_37.jpg

微信图片_20251029161745_1599_37.jpg

学生为李伟强先生和李关燕庄女士献上鲜花。

 

秋阳下,颁奖台上的荣誉证书熠熠生辉,台下师生的眼神坚定有力。对于莘村中学而言,第40届奖教奖学盛典不是终点,而是“逐新程”的起点——以社会力量为支撑,以办学理念为指引,以师生实干为根基,这所学校正沿着“高品质、多元化、有温度”的教育道路,向更广阔的未来迈进。


来源:顺德城市网

<上一篇:平步社区综合活动中心、梁金汉慈善综合体启用 >下一篇:莘村广远小学:星光熠熠映初心,薪火相传育栋梁